易建聯來自廣東江門鶴山一個尋常的郵局職員家庭,他的雙親都曾是手球領域的人士,或許得益于父母的運動血統,阿聯自幼便身形挺拔,內在的運動潛能很早就表露出來。
1999年5月,深圳市體校籃球教練戴億新得知一場三人籃球賽中有名高個子選手表現異常出色,其奔跑、騰躍和射籃能力遠超同輩。然而,戴億新抵達現場時,這位高個子選手已不在場內——原因是他在比賽中落敗,隨后離開了球場。
過了一個星期,深圳市體校的訓練活動告一段落時。有個小伙子正蹲在籃球架底下,忽然站起身來表明身份:“我是易建聯。”戴億新由此明白過來,原來就是三人籃球比賽里那位“奇才”,他隨即讓阿聯演練了跳躍和奔跑等基礎動作。
他當時的身材、體格和球感、力量都十分出眾,而且悟性很強,我們認定他是個有發展潛力的球員,戴億新表示。
那個時期的小阿聯,身長已經到了1米92的高度。通過骨骼年齡的評估,預計他長大后的身高能夠超過2米08。戴億新為此感到十分激動,阿聯在暑假結束之后正式開始了在體育學校的訓練生活。
他其實很早就喜歡在體校出風頭,總想讓旁人關注他。有一次周末,他特意弄了個新發型,前半部分頭發剃得短,后半部分卻留得很長,還噴了發膠讓前面的頭發豎起來。那時他還只是個少年,就已經很有主見了,戴億新這樣評價他。
然而,阿聯在訓練場地從不馬虎。深圳夏日氣溫將近四十度,水泥訓練場的地面暴曬一整天都熱得仿佛要熏煙,阿聯卻幾乎每日都在燈光下額外練習一個小時。
他進步如此迅速,經歷深圳體校,廣東青年隊,宏遠,國家隊,最終抵達NBA,過程相當順暢,天賦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關鍵的是他的勤奮!戴億新強調。
職業之路
2019年9月8日,中國籃球代表隊隊員易建聯(左側),在世界杯小組賽第二階段賽事中,超越尼日利亞隊選手迪奧古的防守,成功完成上籃動作。中國新聞社攝影師潘昱龍拍攝
2000年,經戴億新引薦,身高已突破兩米的易建聯,加盟了廣東宏遠青年隊,經過兩年多的鍛煉,他進步飛快,阿聯在職業聯賽中完成了首次登場。
2002年12月29日,CBA廣東隊與吉林隊進行比賽,第四節臨近尾聲時,年僅十六歲的易建聯身穿九號球衣首次亮相,通過一個三分球開啟了他的職業籃球生涯。
站上賽場時掌心冒汗,內心既興奮又忐忑,這種感受,多年后的易建聯依然清晰記得。
那個賽季,易建聯帶領廣東隊贏得常規賽的冠軍頭銜,同時他也被選入全明星隊伍,是CBA歷史上年紀最小的全明星成員。在隨后的2003-2004賽季,易建聯再次跟隨廣東隊獲得CBA的總冠軍榮譽。
廣東隊贏得CBA三連冠之后,2007年,易建聯參加NBA選秀,于首輪第6位被密爾沃基雄鹿隊相中,加盟該隊。在NBA聯賽的五年里,易建聯先后加入五支不同的球隊,每場平均得到7.9分和4.9個籃板,在效力新澤西網隊期間,他打出過個人單場最高的31分記錄。2011年,易建聯重返廣東隊,協助球隊贏得了四次CBA總冠軍榮譽。
易建聯在CBA聯賽期間,一共參加了625場正式比賽,個人累計得到12781分,并且搶下6159個籃板。他是CBA歷史上籃板總數最多的球員,同時在得分排行榜上位列第二位。
易建聯正式宣告結束籃球生涯,廣東宏遠俱樂部通過社交平臺公開回應,將會為他籌備一場告別活動。
易建聯是一位杰出的籃球運動員,同時也是廣東籃球界的杰出代表,在二十多年的運動生涯里,他為俱樂部、廣東籃球以及中國籃球都創造了巨大的價值,給球迷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瞬間。我們感激易建聯與我們共同奮斗的歲月,感激他登上過的高峰,感激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感激那些鮮為人知的付出,這些我們都將永遠懷念。”廣東宏遠俱樂部在官方微博中寫道。
NBA官方微博表示:感謝易建聯帶給球迷許多美好瞬間和深刻觸動,祝愿他未來諸事順遂,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為國出戰
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國國家籃球運動員易建聯(右側人物)經密爾沃基雄鹿隊于選秀大會中摘得,隨后與時任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主席大衛·斯特恩一同拍照留念。中國新聞社攝影記者侯俊記錄下了這一時刻。
易建聯先后四次代表中國男籃參加奧運會,參賽地點包括雅典和里約。在2004年和2008年兩屆賽事中,他兩次協助隊伍成功闖入前八強。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易建聯在與中國德國隊交手的關鍵階段,通過一記決定性的進球,確保了中國男籃成功闖入八強;另外,在與美國隊交鋒時,他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扣籃,這一瞬間成為了中國男籃歷史上難忘的標志性場面。
2010年以后,中國男籃陷入困境,于2012年倫敦和2016年里約的兩次奧運會中,球隊在小組賽階段一場勝利也沒有取得,不過易建聯依然是中國男籃中少數能夠穩定得分的主力球員。
二零一九年九月八日,男籃世界杯期間,中國隊與尼日利亞隊進行關鍵對決,易建聯獨自承擔起球隊重擔,個人得到二十七分,然而中國男籃最終未能實現突破,與淘汰賽失之交臂,也錯過了直接獲得東京奧運會參賽資格的途徑。
那場比賽,眾多球迷深受易建聯的斗志所觸動,他雖然已獲得中國籃球選手幾乎全部的殊榮,但他的目光中依舊閃爍著對更高境界的追求。
但是,那場賽事最終變成了他代表國家出戰的收官之戰,他黯然離去的身影也標記著中國男籃國家隊的最終時刻。
我必須向中國男籃表達誠摯的謝意,那是一個對我而言無比崇高的稱謂。只要我穿著國家隊隊服代表國家比賽,就總能體會到強大祖國賦予我的榮耀。
阿聯啊,離別并非終結,往事永存心底!向你的二十一年恒心致敬,謝謝你的傾力奉獻!始終不忘本心,夢想持續前行!中國籃球之隊這樣表述。
新的開始
終于見到你了,歡迎進入老年團體,離崗后的日子,依然多姿多彩。這是易建聯對廣東隊和國家隊的老搭檔王仕鵬在微博上的留言。
其實,在結束籃球生涯之前,易建聯就已經在賽場之外開展多項事業,對他而言,退出賽場并不意味著結束職業生涯。
二零一一年,易建聯啟動了名為“薪火陣營”的公益籃球項目,面向全國公開招募有潛力的青少年球員,同時聘請國內外優秀籃球教練擔任導師。在公開露面時,易建聯透露,他打算將青少年籃球培養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方向。
而根據新聞報道,易建聯同時也是好幾家企業的出資人,這些企業的經營范圍并不僅限于籃球,還包括動漫、潮流玩具等領域。
離別并非終點,而是下一段旅程的開端,會深深眷戀,同時也會不斷向前,去書寫嶄新的故事,這是易建聯的感悟。
阿聯再見,也許不在籃球場,但人生,又何嘗不似籃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