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NBA得益于新轉播協議使得營收大幅提升,不過依據美國媒體曝光的聯盟內部財務文件,目前仍然有十四支球隊在經營上存在赤字。
這幾支球隊都處于虧損狀態,包括雄鹿、灰熊、老鷹、黃蜂、國王、魔術、籃網、步行者、鵜鶘、活塞、太陽、森林狼、開拓者和奇才。而騎士和馬刺,在支付了奢侈稅之后,依然面臨凈虧損的問題。
一位負責人透露,小城市里的俱樂部必須小心管理才能盈利,而大城市中的俱樂部即便經營不善也能獲得收益。
盈利能力強的球隊能夠與經營不善的隊伍形成巨大反差。收入最豐厚的球隊是湖人,即便科比缺席且關注度下滑,他們仍實現1.15億美元盈利,該數字已扣除4900萬員工開支。緊隨其后的是勇士,他們賺取了9190萬美元。
湖人獲得巨額收入,主要得益于與時代華納達成的本地轉播協議,該合同每年最低支付1.5億元。這筆錢是球隊收入的重要來源,顯著提升了他們的財政狀況。
損失最為慘重的隊伍分別是籃網和活塞,前者虧損高達4430萬美元,后者更是達到了4510萬美元,由于缺乏強大的市場基礎,又沒有明星球員坐鎮,最終導致了這樣的結局。
俱樂部間的經濟實力懸殊明顯,聯盟雖設有財富再分配機制(即收入調配),不過實際承擔資金轉移的僅四支隊伍,分別是金州勇士、紐約尼克斯、洛杉磯湖人以及芝加哥公牛,它們都坐落在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合計貢獻了1.44億收入用于分配,這個數額占據了全部收入總額的71.5%。
收益分配機制存在明顯缺陷,由于繁多且錯綜復雜的條款,球隊最終未能獲得任何形式的財政援助。他們唯一能獲得些許慰藉的,或許就是其擁有不依賴于籃球賽事的額外資金來源,例如巴克萊中心球場也歸他們所有。
NBA在上一個賽季的總收入高達5.3億美元,然而,在30支球隊之中,有的球隊處境非常有利,有的球隊則面臨不少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