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標準持續提高,不少球員難以拿到滿足條件的合同,達不到俱樂部標準時,他們可能被賽季中途解約,這樣就不能在那個賽季加入其他CBA隊伍,所以很多外援決定不參加新賽季CBA聯賽,而是去國外聯賽打球。CBA外援的年薪上限為稅前425萬美元,不過這個數字對多數季后賽隊伍來說,難以滿足他們的開支要求。一旦球隊希望支付超過限額的薪水,就必須按比例向聯盟支付額外費用。休賽期間,有四位頂尖外援選擇不返回CBA聯賽,他們在國外聯賽每年的收入都超過100萬美元。因為收入吸引、比賽激烈程度、受關注程度以及生活環境等影響,眾多外籍球員并不樂意再次回到中國籃球聯賽。
迪亞洛在先前一個賽季為山西隊效力,每場可以得到22.5個得分,7.3個籃板,以及3.1次助攻,到了季后賽他的發揮更為突出。山西隊確實想讓他繼續留下,不過因為歐洲的一些俱樂部給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他最終決定不繼續留在CBA聯賽,而是加盟了西甲的巴斯克尼亞隊,簽訂了為期兩年的合同,每年的薪水達到150萬美元。
布萊克尼作為CBA頂級外援,曾在江蘇男籃和南京同曦有出色發揮,場均得分超過30分。今年休賽期間,雖然有多支球隊希望他加入,布萊克尼還是決定與以色列球隊續簽兩年合同,因此最終離開了CBA聯賽。
索恩-梅克曾為福建男籃效力兩個賽季,其綜合性的籃板和得分能力獲得了廣泛好評,福建男籃曾希望他再次加入,但梅克最終選擇轉會沙特聯賽的埃爾奧拉隊,婉拒了CBA的合同提供。
利夫曾連續四個賽季在三個地方打球,分別是廣州、北京和同曦隊。上個賽季他的場均表現是得到22.1分,同時還能拿下12.5個籃板,外加送出4.3次助攻。盡管南京同曦隊希望他能夠繼續留下,但利夫最終決定離開,選擇了一份為期三年的新合同,并且合同中包含300萬美元的固定收入。
其余球員例如費爾德、凱爾三世、奈特等人,同樣決定去國外聯賽踢球,CBA的外援薪水條件跟其他聯賽比起來沒有優勢,合同沒有保障,還可能遇到傷病,所以很多外援轉投其他主流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