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北京時間,2005年11月,休斯頓火箭的更衣室中,姚明正用冰敷治腳踝的浮腫,電視里ESPN評論員斯蒂芬·A·史密斯極盡刻薄之能事,尖銳批評道,這位中國中鋒完全無法承受NBA比賽的激烈對抗,他顯得過于軟弱。他進入聯盟的第三個賽季,平均每場拿下18.3個進球,并且能夠搶下8.4個防守籃板,這樣的表現只能算是一般,與公眾對于首輪第一順位新人的預期相去甚遠。出乎所有人意料,這位被戲稱為"移動城墻"且被認為只會進行無球掩護的亞洲巨人,在隨后的三年時間里,竟然實現了從"垃圾天賦"到聯盟頭號中鋒的令人瞠目結舌的蛻變。
2002年選拔那晚的寂靜仍舊清晰可見。斯特恩報出"姚明"二字時,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響起不悅的噓聲。ESPN公布的結果表明,多數球迷覺得這個來自CBA的瘦高個子在NBA難以立足。《體育畫報》直言不諱地批評:"火箭隊用頭號選秀權選中的并非籃球好手,而是一個商業符號。"初次亮相對陣步行者時得到零分兩籃板,引發批評聲音達到頂點。當時聯盟崇尚的是奧尼爾式的粗獷風格,而姚明偏向技巧的球風被稱作"缺乏力量"。前NBA球員查爾斯·巴克利在電視節目中甚至打賭:"要是姚明能單場拿下十九分,我就親吻驢子屁股!"
一個重要的變化出現在2003年全明星周末結束后的艱難賽程中。2月26日與湖人隊交手時,姚明在對陣奧尼爾的比賽中貢獻了24分和14個籃板,其中第三節連續三次運用巧妙過人動作戲弄"大鯊魚"的場景被廣泛傳頌。火箭隊教練泰伯杜表示:"那天晚上更衣室里,姚明反復研究自己被奧尼爾撞倒的鏡頭,次日凌晨四點就到訓練場強化下肢訓練。"他那種近乎固執的努力,使他的體重從剛入聯盟時的一百三十四斤增長到一百四十二斤,力量訓練的臥推紀錄增加了四成六。到了二零零三至二零零四的賽季,他的場均得分猛增到十七點五分,三分球命中率高達五十二點二,位列聯盟首位,這些優異表現讓所有質疑聲都消失了。
2004年雅典賽場見證技術革新。面對美國隊"夢六"的嚴密圍堵,姚明運用新開發的后仰跳投,單場斬獲27分并搶下13個籃板。NBA球探迅速調整評估,指出這位球員已能穩定完成15英尺遠投。那個夏天,他接受奧拉朱旺指導,把"夢幻舞步"加入個人技巧。新賽季首場比賽,他借助背后運球技巧超越鄧肯,隨后實施暴烈上籃得分,波波維奇賽后表示:"我們預設的防守策略徹底失靈了。"該賽季他初次進入最佳陣容第二梯隊,在真實正負值(RPM)的統計中,中鋒位置排名提升至第二位。
2006年12月15日對陣奇才的較量堪稱個人能力爆發的標志。面對海伍德和托馬斯組成的高大內線組合,姚明高效拿下38分11個籃板6次蓋帽,特別是在第四節連續阻斷了阿里納斯三次上籃。尤為亮眼的是,整場比賽他僅出現一次失誤,其場上決策能力絲毫不亞于后衛球員。《休斯頓紀事報》將此次演出稱為"東方覺醒",聯盟內部開始廣泛傳播"應對姚明需提前半場實施包夾"的防守策略。這個賽季他場均貢獻25分、9.4個籃板和2次蓋帽,首次在MVP投票中位列前五名。
2007-08賽季,姚明處于個人最佳水準。在阿德爾曼的普林斯坦戰術安排中,他練就了精準的高位傳球技巧,每場助攻數據從1.6次大幅增長到2.3次。1月29日對陣勇士時,他奉獻了生涯最頂尖的7次助攻,其中包含3次穿越半場的地面長傳。他的防守端護框表現極其出色,效率數值高達98.3,顯著超越聯盟平均水平100點,使火箭隊成為阻止對手在籃下得分能力最強的隊伍之一。在那個賽季里,他成功擊敗霍華德和斯塔德邁爾,榮膺最佳陣容一陣榮譽,并且在官方評選的MVP榜單上位列前三甲。就連曾經輕視他的巴克利也公開承認錯誤,稱贊道他是當之無愧的全面型中鋒。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期間,中國代表團入場時,姚明手持國旗引領,全球見證了這個東方巨人的脫胎換骨。他曾是飽受爭議的首輪秀,后來卻成為國家的榮耀,這期間他付出了兩千一百九十個日夜的努力。每天凌晨五點進行力量鍛煉,每次比賽失敗后觀看錄像復盤,每個休賽階段學習新的技巧,這些積累最終讓他場均可得二十五分加十次籃板的統治級數據。2009年季后賽期間,他腳踝骨折依然堅持上場,在淘汰開拓者的比賽中投中制勝三分球,豐田中心的觀眾們紛紛高呼"MVP"——這生動展現了"付出終會收獲成功"的真諦。
回顧姚明的進步歷程,2005年3月11日對陣太陽的27分22籃板仿佛是某種預兆。那天他拿下了9個進攻籃板,其中5個是從斯塔德邁爾上方奪得的二次進攻籃板。正如他在個人回憶錄中所言:"每次遭遇撞擊,都是了解對手平衡點的絕佳時刻。"這種把失敗變作動力的能力,最終使他登上了籃球界的最高位置。從上海狹窄巷弄里躍起的橡膠球,到休斯頓清晨場館內閃耀的照明設備,這位亞洲籍運動員憑借純粹的競技態度,刷新了籃球聯賽對于海外選手的固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