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遼寧隊選手張鎮麟于賽場與同曦隊的外籍球員進行對抗,此圖由視覺中國提供
12月14日,同曦男籃與遼寧男籃的較量剛落下帷幕,CBA公司便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這場比賽的詳細資料,這些資料并非基礎的數據羅列,而是融入了更多深度的“高級分析”,包括每百回合的得分效率、失誤的抑制程度、投籃的角度分布等,借助這些資料,能更清晰地洞察一場較量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甚至能夠剖析出一支隊伍的競技風格。
以同曦和遼寧男籃的較量為例:遼寧隊在此役中,三分出手占總進攻的41%,這一比例高過聯盟81%的比賽,他們迫使對手犯規的比率是43.5%,這一數值超越了聯盟96%的場次,投籃命中的水準達到58.7%,同樣好于聯盟80%的比賽,不過遼寧隊在對籃板球的拼搶上,成功率只有25.6%,這個成績僅僅比聯盟29%的場次略好,這些信息表明,即便遼寧隊一向擅長籃板球的爭奪,他們并未在防守籃板上形成優勢,但球員們終結比賽的實力,還是讓他們能夠比較順利地擊敗對手。
確實,2020到2021年的CBA聯賽,面臨諸多困境:商業支持者紛紛離開,電視轉播覆蓋面持續縮小,比賽中的裁判決定引發不少討論。然而,也有人認為,當前狀況并非中國籃球最糟糕的時期,倘若接下來兩屆奧運會、下一屆世界杯中國隊都無緣參賽,那中國籃球或許將進入真正的低谷。
未來難以預料,但當下必須認真對待,CBA聯賽存在不足,同時也在持續改進,其中一個方面就是依靠數據來證明,除了每場球賽結束后的統計資料,CBA機構最近還首次公布了CBA聯賽國內球員的基本資料文獻,這是CBA聯賽自1995年設立以來,首次正式展示國內球員的基本情況。
這份白皮書由CBA聯盟的運動員發展部門負責撰寫,里面包含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都是根據2020-2021賽季CBA聯賽中所有注冊的國內球員的資料整理而來的,具體包括他們的注冊信息、體能測試的分數,以及官方問卷調查的反饋,而且所有這些數據都是公開的,并且已經得到了球員們的同意。CBA聯盟運動員發展部的負責人張弛這樣說明。
查閱白皮書可知,CBA聯賽境內選手的基本資料,包括身長、體重、臂長、手長、手寬、站立時能摸到的最高點、原地跳躍能摸到的最高點、助跑跳躍能摸到的最高點等,都一一列出,非常清晰,而且各支隊伍的平均歲數、在隊時間長短、合同性質等,也借助圖表的形式,非常直觀地展示出來。
以最受外界關注的體能測試結果作為參考,球員的基礎能力數據得以展現,具體表現為山西男籃的前任教練、蘇州男籃的史鴻飛以及廣州男籃的鄭準,在兩分鐘內的投籃練習中都取得了滿分150分,而遼寧男籃年輕球員劉雁宇在跳躍項目上的表現,原地起跳摸高為3米55,助跑摸高則達到了3米71,這些量化指標清晰反映了每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特點,使得評估結果更加直觀明確。
事實上,在收集完基本資料后,俱樂部和經紀人還給了我們許多意見,比如,可以加入四分之三場地疾跑訓練,畢竟籃球運動員在競賽時大多是這樣移動的,另外,還能加入橫向移動速率考核、體脂含量檢測等項目,我們未來會逐漸讓這些工作更周全、更規范。張弛表示。
確實,經驗豐富的行業體育組織在信息收集方面,早已實現成熟化運作和專業化管理。例如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NFL),會對不同崗位的運動員,單獨開展40碼短跑、地面舉重、遠距離跳躍、垂直高度跳躍、繞標移動和折返沖刺等評估。對于部分評估內容,合作商還會專門設立超越紀錄的獎勵機制。當然,獎勵并非關鍵所在,關鍵在于這些信息將伴隨運動員整個運動生涯,既是運動員認識自己的重要參考,也是俱樂部掌握每位球員情況的重要憑證。
從某個層面觀察,我國職業籃球開展數據化工作的時間相對滯后,不過總算開始了進程。根據媒體人掌握的信息,隨著體教結合政策的持續推行,后續的評估工作及資料積累,會慢慢延伸至職業青年隊伍和學校體育范圍,這樣做既能清晰展現有天賦的少年籃球選手的進步歷程,也能在某種程度上防范虛報年齡的現象。
體育界普遍認為事實勝于雄辯。中國籃球的量化發展階段一旦啟動就必定無法回頭。往后,數據技術的運用,顯然不會僅限于賽事中的技術記錄、比賽后的信息整理與剖析、隊員的技術能力評估,必定會拓展到更多元、更寬泛的領域,中國籃球也必定能因此獲得好處。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