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節比賽,總共只有四次換人機會,外援的出場名額被壓縮得非常狹窄,只剩下一個極小的空隙,球迷們最頭疼的并不是名額本身有多么稀少,而是那些擠進名額名單的球員,他們竟然能夠輕易地擊敗自己支持的主隊。
昨晚剛看完上海對陣吉林的比賽,我腦海里只有一個疑問:洛夫頓是否屬于內線球員?他身高198公分,卻像個小坦克一樣,硬是把對方210公分的中心衛撞出界外,隨后又送出精準的地面傳球,這種能力誰能抵擋。
更離譜的是,他身后還排著布朗、詹姆斯、瓊斯,個個像開了掛。
CBA現在到底是本土練兵場,還是外援修羅場?
先說洛夫頓。
上海球迷給他起了個外號:小坦克。
不是說他胖,是說他啟動那一下像坦克掛五檔。
從低處接球,三秒地帶擠滿了對手,他依然向內突破,單手一送,籃球便擦著籃板飛入籃筐。
他眼睛特別尖,包夾剛一靠近,球就傳到了三分線外劉錚手中,這讓人更加惱火。
上海這賽季能咬住前四,一半靠他拆炸彈。
廣廈的布朗完全是另一種怪物。
防守時,他如同膠水般牢牢纏住對方的外線球員,寸步不讓;進攻時,他又能立刻切換到爆發狀態,一個急停轉身就把防守者甩在身后。
廣廈球迷最開心的一場比賽是對陣遼寧隊,布朗在第四節連續拿下12分,并且有效限制了弗格,從而迅速扭轉了戰局。
那場比賽結束,我朋友圈刷屏一句話:這哪是外援,這是外掛。
天津的大衛·詹姆斯更離譜。
去年打同曦,他干了56分,還順手抓了20個籃板。
你以為他只會蠻干?
不對,這位球員突破能力極強,甚至超過了許多國內后衛,他常常在三分線外兩步遠的位置突然起跳投籃,出手之后還能迅速沖入內線搶下籃板。
天津隊中來自本土的球員能力平平,然而詹姆斯一人就能讓比賽變成頂級水準的視覺盛宴。
球迷調侃:天津買票送詹姆斯個人秀,值回票價。
吉林的瓊斯是老熟人了。
年年說吉林沒錢,年年瓊斯扛著球隊進季后賽。
去年與北京交手時,他取得了超過四十分的全面數據,包括三雙的成就,在加時賽的最后三十秒,他先是命中了一記后撤步三分球,隨后又通過搶斷轉化為上籃得分,從而幫助球隊直接淘汰了北京。
吉林主場的“瓊斯MVP”歡呼震天,我看著屏幕都感到毛骨悚然。
你說他獨?
他場均助攻比國內控衛還高。
你說他老?
他沖起來照樣隔扣。
這四個人一擺,本土球員只能干瞪眼。
四節比賽,有四名選手上場,名義上是讓本土選手獲得表現舞臺,實際上是將所有重擔都放在了最后一節的較量中。
最后一節單外,國內球員能不能頂住?
答案大多是不能。
于是比賽變成:前三節外援互飆,最后一節看誰家的本土更拉胯。
球迷看得爽,本土球員心里苦。
有人喊放開外援,有人喊再收緊,其實問題不在人數,而在質量。
CBA現階段的國際球員,其在美國職業聯賽的經歷愈發豐富,同時還有來自歐洲賽場的最佳射手加盟。
水平高是好事,可高到把國內球員壓成工具人,就本末倒置了。
洛夫頓們越強,越顯得青訓蒼白。
我們到底是在看聯賽,還是在看外援秀?
說到底,CBA想升級,得讓本土球員敢在關鍵時刻拿球。
否則,不論涉及四節四名選手,還是六名選手,結果最終都是外籍選手主導,觀眾盡享激情,本地選手卻倍感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