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陷入困境時,中國足協推行了名稱中性化政策,蘇寧集團和泰達集團因此更堅決地退出足球領域,這對天津津門虎尋找新東家造成了阻礙。上游新聞·重慶晨報3月1日的專題報道指出,對于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而言,冠名權廣告商是投資者最為看重的要素,畢竟除開這個,中國職業俱樂部在商業運作上的收益相當微薄。
廣州恒大的主場是中超最火爆的主場之一
歐洲五大聯賽中,俱樂部的主要進項渠道有:球員轉會金的收益、觀賽期間的即時消費、電視轉播權收益、贊助商提供的資金支持。而參與歐洲賽事的俱樂部,還能從歐足聯那里得到相應的分配。以曼聯為參照,雖然遭遇新冠疫情沖擊,該俱樂部上一年度的總收入達到5.09億英鎊,不過也虧損了2320萬英鎊,相比之下,那些每年花費達數億,卻可能只收獲一億左右的中超俱樂部,兩者之間的差距十分顯著。
中超收入的地板在哪里?2020賽季或給出答案
中超俱樂部并非上市公司,因此大多數俱樂部每年的收支情況并不公開,外界難以得知具體數額。外界普遍估計,中超聯賽的俱樂部正常運營費用至少需要3、4億人民幣,若要爭取冠軍,所需投入會更高。按照中國足協規定的新賽季總預算上限,即每家俱樂部不超過6億人民幣,可以推斷出,此前每個賽季實際花費超過6億的俱樂部必定存在。
商店
中超投入巨大,但收益并不理想。各俱樂部主要依靠足協撥款獲取資金,2020賽季足協僅向每家俱樂部分配了1000萬元,這點錢對俱樂部而言微不足道,據說足協自身也面臨贊助商和版權商的款項拖欠問題。即便在疫情前的2019賽季,中國足協分給每家俱樂部的資金也僅約6000萬元。
2020年由于賽事安排方式,各中超俱樂部損失了觀賽者入場費及比賽當天相關收益,但中超俱樂部往屆的門票收入通常很小。2019年上半年廣州恒大披露的統計顯示,該隊該時段門票總收入為2600萬元,考慮到其主場是中國中超聯賽中最具人氣的賽場之一,每場比賽的觀眾數量通常能達到4萬人左右,其余大部分中超俱樂部的門票收益無疑更為微薄,相比之下,像曼聯這樣的歐洲頂級俱樂部,每個賽季僅門票收入就突破1億英鎊。
商店
廣州富力披露的財務信息,可以反映出大多數中超俱樂部的普遍狀況。根據媒體報道,2019年廣州富力主場的門票銷售額大約為500萬,贊助商提供的資金有1000萬,再加上中超聯賽的分配和政府的補助,全年總收入總共也就1億。2020年賽季期間俱樂部門票銷售完全沒收入,僅收到中超聯賽分配的獎金大約1000萬,即便有部分贊助商和政府援助,多數球隊經營狀況依然很艱難。這表明忽略球員轉會所得,中超俱樂部在商業運作上基本沒有盈利。
商業開發嚴重滯后,中國職業足球當下吸金力不夠
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收入為何如此微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職業足球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將近二十年未曾打入世界杯決賽圈,并且沒有培養出能在歐洲頂級聯賽立足的球員,導致足球項目的關注度持續下滑。能夠親臨現場的球迷數量不多,門票銷售情況不理想,同時贊助商對足球的贊助意愿也普遍不高。
武漢隊2019年舉行出征典禮,從背景板觀察24直播網,合作商家數量有限(資料圖)
現在愿意投入資金的年輕人,對籃球、電競等活動的興趣更為濃厚。以電競賽事為例,諸如王者榮耀、DOTA2等比賽的入場券異常緊俏,中國多個戰隊在國際性比賽中屢獲佳績,出資商也樂于支持賽事或游戲隊伍,這與大部分觀眾寥寥的中超聯賽主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國職業足球聯賽整體實力有限,國足表現隨之下滑,如今中超頂級外援和教練紛紛離去,聯賽競技水平也受到影響,贊助收入同樣不佳。這種情況導致其無法像歐洲五大聯賽那樣,在電視轉播權和版權銷售上獲得豐厚回報。
在衍生品制造領域,中超多數球會的相關產品銷售所得微不足道。唯有上海申花、廣州恒大等個別球會,其衍生品市場尚屬可觀,即便如此,與英超頂級球會相比,后者通過衍生品及品牌合作所獲收益高達數千萬英鎊,兩者間的差距依然十分顯著。
俱樂部在相關產品創造上缺乏足夠關注,歐洲頂級俱樂部的相關產品創造,除了球衣、運動訓練服裝、裝備等,還包含居家用品、食品等范疇,除了俱樂部自主創造外,還委托他人獲取版權收益;中超俱樂部在產品創造上處于較為初級的程度,再加上各式仿冒產品普遍,也形成了一定阻礙。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何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