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安主場和河內公安比分為2-2,中超聯賽的“四強”在本賽季亞冠聯賽的首秀就此全部結束。這三場高水平比賽,加上一場次級賽事,中超四強最終的成績是一場平局,三場失利,結果非常令人失望。
這四支中超球隊在亞冠聯賽中連續遭遇失利,缺乏勝利的場次,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緣由是部分隊伍可能存在策略性的調整。由于各隊都把重心放在了即將到來的中超聯賽冠軍爭奪戰上,因此他們在亞冠比賽中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守策略。有的隊伍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員輪換,有的則頻繁使用替補球員,顯然他們的主要精力并未完全投入到亞冠賽事中。因此,外界對于這四支中超強隊在亞冠賽場上的表現頗有微詞,指責他們沒有傾盡全力,只會在國內聯賽中展現出強大實力,這種批評并非全無根據。
這并非事情的終點,中超各隊同樣有所保留,敵方球隊亦然,并非全力以赴。江原、蔚山等對手,在亞冠賽事中都讓核心球員輪換休息;國安的對手河內公安,隊中關鍵人物越南籍阮光海完全未出場,頭號功臣格拉菲特也僅在下半場尾聲短暫亮相。若此為“放水”,那么彼此情況相似,為何他們總能獲勝,其中緣由是什么?
顯而易見,結果就是球員個人實力的差別,具體來說,就是中國本土球員和日韓、乃至越南球員之間,個人能力上的差距持續擴大,造成即便對手有所保留,中超球隊依然無法取勝。以成都蓉城、北京國安最近比賽為例,難道能說球員們不努力、不想爭取勝利嗎?但他們就是無法獲勝,這才是癥結所在。
上海海港在賽場上的失利是個例,對方陣中僅有兩名外援,但日本本土球員精湛的技藝,使得他們那支完全由日本球員構成的中場,其掌控力毫不遜色于海港的純外援中場,甚至更為出色。面對如此局面,海港是啟用主力還是派上替補,已無實際意義。面對中國球員,日韓隊伍幾乎可視為人均外援之師,兩者間的差距昭然若揭。
比如國安對陣河內隊,國安雖然派出了替補隊伍,可是隊員中、等人,個個都身披國腳戰袍,堪稱實力強勁的選手,大致統計,國安隊里超過半數的球員都有過國足的履歷。即便如此,這些球員在越南隊的技術面前,表現依然相當狼狽,每當越南球員能夠輕松控球、靈活擺脫、轉身或者上演精彩的盤帶動作時,我們的國腳們卻頻頻出現失誤。
中超球隊如今要在亞冠取得勝利,比十年前困難許多倍數。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頂級外援引領球隊,同時國內球員整體實力也出現明顯衰退?;仡櫴昵?,中超各隊中仍有眾多85至89年齡段球員在踢球,雖然他們并未取得卓越成就,但當時在亞洲賽場上的表現,確實比現在本土球員更為出色。就是說,如今中超隊伍不僅缺少知名球員,就連本土球員的表現也日漸平庸,反觀日韓聯賽卻實力大增,面對這樣的局面該如何應對呢?
因此,中超四隊在亞冠賽場三戰皆負僅獲一平的低迷戰績,完全歸咎于他們故意放水,其實只是看到了問題的冰山一角而已。競技場上始終是硬實力說了算,缺乏實力便沒有贏得比賽的可能,我們應當思考的是,隨著中國男足實力不斷下滑,中超隊伍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難道不正是中國足球整體水平的真實寫照嗎?